消化道疾病的病例研究
时间:2022-03-04 17:06:45 点击次数:
肠易激综合征在不少的消化道症状的病发上,都比较的多见,其严格来说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胃肠动力治疗仪表示由于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便秘性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我国对便秘性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中,肛门直肠压力测量指标参数没有统一的规范[1],胃肠电图的研究数据较少。

本文探讨了便秘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和胃肠电图检测的诊断价值。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IBS-C患者60例(IBS-C组),所有病例均符合罗马标准。其中男性18例,女性42例。24-60岁,平均44.28岁。病程为2至20年。
此外,还选择了60例对照组病例,无胃肠道肝胆疾病史,男性2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45.16岁。胃肠动力治疗仪表示所有受试者均通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无腹部手术史,研究期间无胃肠动力药物。IBS-C组和对照组120人均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和胃肠电图测试。肛门直肠压力测量采用合肥凯利光电XDJ-S8型消化道动力测试仪进行。
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应在检查前3天停止使用。受试者在检查当天正常进食,无肠道准备,肛门,所有检查过程均由同一技术人员完成。分别检测记录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大收缩压、模拟排便时直肠收缩压、肛门括约肌剩余压、直肠初始感觉阈值、大耐受容量和直肠顺应性。
这其中不乏对于相关检测设备的应用。像是利用电子技术研究所生产的新型EGEG-8D型八导智能胃肠电图仪进行胃肠电图检测。受试者检查当天早上空腹,检查时仰卧位。胃肠动力治疗仪表示首先检查空腹状态下的胃肠电图,记录主频率(FP)、平均频率(FC)和振幅(AP)。让患者吃100克面包,检查餐后胃肠电图,记录餐后FP、FZ、FC和AP。所有检查过程由同一技术人员完成。